惊艳华美:“百戏之祖”植根皇家粮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3-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男女主角 王文澜 摄   皇家粮仓剧场 普罗艺术 供图

  2009年是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4月北方昆剧院经典剧目将于长安大戏院展演,6月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在苏州举办。从2005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截至目前,资助全国7个昆曲院团整理、改编、上演了23部昆曲传统剧目,创作了15部昆曲新剧目,录制了200出优秀折子戏,昆曲再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张杰

  在厅堂版昆曲《牡丹亭》200场夜宴雅集前夕,笔者对有着昆曲“巾生魁首”之誉的汪世瑜先生进行了专访。汪世瑜继与台湾作家白先勇合作,推出轰动海峡两岸及欧美国家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与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在京城皇家粮仓上演试图再现昆曲原貌的厅堂版《牡丹亭》。经过近两年的固定演出,厅堂版《牡丹亭》已成功扎根京城。

  东方经典: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

  皇家粮仓1.5米厚的青砖墙壁斑斑驳驳,仿佛将一切世间尘嚣阻挡于时光之外。昆曲厅堂版《牡丹亭》所有演职人员一色明代服饰,婉转悠扬的笛声从观众背后的亭子里传出,紧接着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乐曲中登场。一个漂亮的登台亮相——所有的灯光都打过来,如此光彩照人的一个古典淑女形象在一出古老戏曲中慢慢展开,一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经典曲目正徐徐上演:“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是位于北京东四十条22号皇家粮仓内昆曲厅堂版《牡丹亭》演出现场中的一幕。

  坐在皇家粮仓会客间的汪世瑜,显然对当天晚上的演出比较满意。汪世瑜作为青春版和厅堂版《牡丹亭》两个版本的导演,除把昆曲演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之外,经过厅堂版200多场演出,已经把饰演柳梦梅的男演员培养成一个成熟而独立的演员,把饰演杜丽娘的女演员由一个苏州昆曲艺校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花旦。可以说,厅堂版《牡丹亭》在皇家粮仓近两年的演出,使昆曲在京城安家落户、落地生根。

  汪世瑜说,汤显祖、李渔等古代大戏剧家大都蓄养一个戏曲演出团体,这个演出团体在当年被称为“家班”,是古代戏曲最地道的演出形式之一——“昆曲来自于厅堂,来自于‘家班’”。

  厅堂版《牡丹亭》就是旨在恢复这种古典而质朴的演出形式。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表演者与观赏者近在咫尺。皇家粮仓最多容纳50名观众,可以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观众都能尽收眼底。这是对演员自身功力的一种考验,对培养和锻炼演员都很有益处。对于观赏者来说,由于身处其中,心理上如同演员一样投入,甚至可以说等于参与了表演,为观众欣赏古典戏曲创造了一个现场感极强的场所。他认为厅堂版《牡丹亭》既是培养演员演技也是培养观众修养的最佳方式,让演员和观众同时回归到中国古典艺术欣赏和审美之中。此前,中国著名发烧音响欧博公司总裁刘士辉专门请美国《TAS》杂志主编罗伯特·哈利去看昆曲厅堂版《牡丹亭》。之后,罗伯特·哈利说,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中国戏曲,像看出士文物一样让他感到震惊。很惊讶中国能保存这么好的艺术,因而他相信同处北京的欧博音响也一定会像昆曲《牡丹亭》一样纯粹和经典。

  汪世瑜表示,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定时定地的演出,让所有到北京想看《牡丹亭》的人都能欣赏到中国昆曲艺术。随后,他们会进一步排演诸如《白蛇传》、《怜香伴》等经典剧目。  

  回归生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汪世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演出、讲学,演出青春版和厅堂版《牡丹亭》之后,更是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汪世瑜现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昆曲研究会副会长。作为老一辈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对于昆曲艺术的拯救、保护、扶植一直不改痴情、不遗余力。他说自己当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80%以上的提案都提到昆曲保护和发展问题。

  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南昆北演、落户京城,是把昆曲艺术根植百姓生活中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汪世瑜在总结近两年厅堂版昆曲《牡丹厅》在皇家粮仓的演出时说:“皇家粮仓——物质文化遗产与《牡丹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事实证明这个点是适宜的。”

  汪世瑜表示,昆曲的价值及其走向是固步自封,还是走近社会、走近民众来展示提高昆曲的艺术,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昆曲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把最优美、最经典的东西告诉社会,引导观众,让观众很好地接受,让社会对昆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人们认识昆曲的一个基础。其实,昆曲并不陈旧,昆曲有现代感,也有市场,关键就看如何操作和展示。它并不比别的剧种差或单一,昆曲恰恰能够走向市场。现在,社会有文化的人多了,经济条件好的人也多了,有闲的人也多了,现代社会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浮躁,已经有些人能够静下心来了。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些精华、经典和有代表性的东西,让他们从文学、艺术等各种审美中得到满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昆曲才有它的市场。真正好的、美的东西总能找到其发展的市场。因此,可以说厅堂版《牡丹亭》走出了一条昆曲市场化的路子,证明昆曲是能够走向市场的。这不仅使昆曲回归了原来的演出形式,从市场的角度,昆曲也找到了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生态。

  在皇家粮仓上演厅堂版《牡丹亭》,是普罗艺术联合包括汪世瑜在内的昆曲艺术家,独资开发挖掘的艺术演出形式。它的成功意味着由原来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一的扶植形式,走上政府和民间性扶植共同承担的良性发展阶段。

  艺术教育:牡丹亭上三生路

  当谈到在大学校园里开设昆曲欣赏课的提案时,汪世瑜说昆曲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怎样能够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懂得、喜欢昆曲艺术,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只能是先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昆曲。现在昆曲已经进了大学,很多大学有一些昆曲演出、欣赏、讲课、辅导等学习形式。

  汪世瑜这两年一直提议把昆曲列入教材。他认为昆曲一定要作为大学的教材之一,不能只满足于昆曲欣赏课的形式,要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懂一点昆曲。《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其实都可以进入大学的教材。昆曲的表演艺术和音乐,都应该让今天的大学生有所涉猎,然后通过他们普及昆曲艺术。京剧唱腔已进入中小学课堂,昆曲艺术也应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提到昆曲繁荣问题,汪世瑜说,对于昆曲团体内部来说,现在各个团都在建立自己的剧目,把几个名著都能够很好地保留下来。比如上海昆剧团搞了《长生殿》,江苏昆剧院搞了《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搞了《西厢记》,苏州昆曲院搞了《牡丹亭》等,这样把各个名著都能够花大力气,分别保留在某一个团里面,把它变成一个团、一个戏的经典。这样可以提高演员各方面的修养,让昆曲从业人员早日达到尽善尽美的尖端艺术水准。

  对社会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普及昆曲,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这些年来,通过媒体的推动,社会对昆曲不再陌生。汪世瑜认为这已经为昆曲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要让更多的社会人士欣赏到昆曲,就要通过舞台演出、音像资料等各方面去推广。再一个途径来源是通过各地的昆曲社去扩大观众范围,依靠昆曲票友普遍素质比较高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对于昆曲的历史,汪世瑜如数家珍:解放以前,昆曲已基本衰亡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组织了一个昆曲传习所,培养了50多人的传字辈教师。如果不是传字辈的这一批教师,昆曲在全国几乎是没有了。解放以后,只留下一个流落江湖、苏剧和昆曲合在一起的浙江“讨饭班”。就是这个团,后来完全靠政府大力扶持起来之后,排演了《十五贯》,一炮打响,所谓“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此后,各地开始招生,中国昆曲慢慢兴旺起来。

  汪世瑜是解放后的第一批昆曲学生。目前,昆曲局面主要由这一批人支撑。但这批人现在已经70岁左右,能够上台演出的已经不多了。他表示,现在这个时代,昆曲算是走上了比较正常的运作。社会对昆曲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昆曲人对自己应该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应该如何发展昆曲,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定位相对也比较正确,不像以前那样盲目。

  演出结束,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饰演者胡哲行和吕志杰卸妆后,让人有一种难以适应的角色转换:两人外表很时尚、很现代、很好沟通,而且竟然是苏州艺术学校的同班同学,今年刚满20岁。从古典到现代,他俩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过渡得十分自然。花旦胡哲行的秘诀是扮上戏就是戏中人,她用这种方法去体验几百年前人物的状态。小生吕志杰则认为戏从生活中扩展开来,生活体验最重要,不然不会演好自己的角色。除了每周五、周六两场演出之外,他们每天都要不停地排练、学习。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是一种现代版《牡丹亭》。不过,从把两个对传统文化懵懵懂懂的学生娃,用两年时间变成能够支配皇家粮仓昆曲表演空间的昆曲演员来看,的确体现了昆曲这一古老艺术及其艺术大师在传承传统方面的功力、魄力和文化底蕴。

  汪世瑜说:“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热爱中国的传统艺术,认识昆曲,宣传昆曲,让中国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戏曲艺术,能够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这有待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参与。”

上一篇:“袖珍园”里辨植物     下一篇:■文化消息